周汝昌

考据派红学大师,古典诗词研究家,书法家
1
4
周汝昌(1918年4月14日-2012年5月31日),本字禹言,号敏庵,后改字玉言,别署解味道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考据派红学大师,古典诗词研究家,诗人,书法家。[1][2]曾任燕京研究院董事、中国曹雪芹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以及中国大观园文化协会顾问。[3][4]
1940年秋,周汝昌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学习,并获得全额奖学金。[5]1947年,发表了第一篇红学论文:《曹雪芹生卒年之新推定——“[mào]斋诗钞”中之曹雪芹》。受到胡适赞赏,促发了其研究曹雪芹和《红楼梦》的极大热情,并立下献身红学的最初志愿。[6]1950年秋天,周汝昌考上燕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院,成为第一届研究生,并兼任外国语文系教师。[7]1952年5月,赴成都华西大学任教。[8]1953年,其发表三十九万字的著作《红楼梦新证》,成为代表作。[9]1964年2月,出版人物传记《曹雪芹》,在海内外得到了好评。[10]1970年8月下旬,周汝昌被调到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11]1979年,调入艺术研究院(后改名为“中国艺术研究院”),担任研究员。[12]这一期间陆续出版了《芳园筑向帝城西》《恭王府考》《献芹集》《石头记鉴真》《红楼梦与中华文化》等多部有影响力的著作,[13][14][15]2004年5月,《石头记会真》付梓出版。《红楼梦新证》与《石头记会真》,被认为是周汝昌红学研究的两大高峰。[16]
周汝昌一生致力于中华文化研究,治学以语言、诗词理论及签注、中外文翻译为主,他的红学研究能把背景的考证和文本的思想艺术探索有机结合一起,进一步上升到文化的层次,富有体验性和创造性。[17]诗词和书法,也是周汝昌一生研习的对象,由他批注的诗词和书法著作,如《范成大诗选》《白居易诗选》《杨万里选集》《永字八法》等,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喜爱。[18][19]2011年出版《兰亭秋夜录》,对史传的诸多刻本进行详细考证,弥补了学术界对《兰亭序》的一些研究空白。[20]
2012年5月31日,周汝昌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2]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