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培公

康熙帝谋臣
周培公(1634年—1702年),[a]本名昌,字培公,号介庵湖北荆门人,是康熙帝的重要谋臣,官至参议道台、山东登莱道、盛京提督。[1][2]
周培公幼年丧父,家境贫寒。十岁时,母亲孙氏殉难而死,由龚氏抚养成人。[8][9]康熙十二年(1673年)末,周培公投入振武将军吴丹门下。[10][11]康熙十三年(1674年),吴三桂发动三藩之乱王辅臣在北方反叛呼应,吴三桂曾试图应援。周培公与东阁大学士黄锡衮一道从江西浙江等地阻击吴军,围剿叛军。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任命图海为大将军,统辖陕甘征讨王辅臣等叛军。周培公献计策,成为图海的幕僚。他主动请缨,表示愿冒死进城劝降,最终说服王辅臣接受清廷招抚。康熙十七年(1678年),周培公又参加蔡毓荣的军事行动。事情平息,周培公被举荐为山东登莱道。康熙十九年(1680年),因与总兵意见不合,仅在任三年,便辞官回乡。之后,周培公悠闲自娱,多作文章。他晚年在钟祥生活达二十年之久。[12][3][2]
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蒙古族首领噶尔丹率众反清,周培公上书陈述利弊。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周培公逝世,享年六十九岁。[13][14][3]
周培公著有诗集《长征草》《即次吟》与日记《从征纪事》等作品。[15][2]清史稿》评价周培公“好奇计”,他向图海献计策,分析了当前形势,主动提出前去劝降王辅臣,最后成功。可见他有勇有谋,机智过人。[15][16][3]

人物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