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的祖先早就2000年前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和贝加尔湖以东至黑龙江中、上游的广大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室韦三部落“北室韦”“深末怛[dá]室韦”和鄂温克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和唐朝的“鞠”一样被认为是鄂温克族的祖先。鄂温克族分为“使鹿部”“使马部”以及本部三个分支,都过着氏族部落生活,清朝皇太极统一北方各族后,鄂温克族被纳入八旗之中,开始走向了宗法封建社会。鄂温克族被编入清朝的军事组织后,被清廷不断征调到其他地方参与战斗,在反抗沙俄、反抗英国侵略者、保卫祖国边疆的斗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近代以来,鄂温克族积极参与反抗帝国主义的斗争,为民族解放立下了汗马功劳。[1][2][3][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温克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逐渐发展起来。[7]2001年,鄂温克族被确定为人口较少民族以来,政府加大了对鄂温克族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力度,从根本上改善了鄂温克族的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提高了鄂温克族人民的生活水平。[8]
鄂温克族有着自己的原始信仰崇拜,此外还信仰萨满教、喇嘛教、藏传佛教、东正教等宗教。[1][2][3]在生产方式上,因为聚居地的不同,鄂温克族内部有着畜牧业、农业、半农半牧、狩猎的区别,同时在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等也各有特色。[6]民族节日方面,鄂温克族人会庆祝许多节日,包括春节、敖包会、“米阔勒”节等。[6]婚礼习俗上,鄂温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解放前严格禁止氏族内通婚,因此经常与达斡尔、鄂伦春、蒙古等族通婚。鄂温克族对丧葬仪式十分重视,他们最初流行天葬,后来逐渐转变为传统土葬。鄂温克族还十分重视礼仪,无论是对待客人,还是对待家人,都有着严格的礼仪规范。此外,鄂温克族在文学、艺术、体育、手工艺、医学、天文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成就。[1][2][3][6] 族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