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

国家AAAA级文化旅游风景区
1
4
贺兰山岩画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有20多处新石器时代(约3500-5000年前)的遗存岩画,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2]该景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贺兰县贺兰山东麓。[2]
贺兰山岩画至少出现在春秋战国以前至铁器时代[6]公元6世纪初(公元386年至534年)的北魏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贺兰山岩画且涉及甘肃山西、湖北等黄河、长江流域广大地区。[8]贺兰山广武岩画最早发现于二十世纪70年代,2008年全国文物普查,共发现不同体裁的单幅(体)岩画600余幅。分布在该地区的口子门沟砂石梁子山、四眼井、芦沟湖一带,内容丰富,题材多样。[6]
贺兰山岩画中国北方其他地区已被发现的岩画一样,一般采用敲凿、磨刻、划刻三种方法制作图像,其中又以敲凿法为主。[2]贺兰山岩画中有动物图像、人物岩画以及表现天体的图像。[9]其中著名的有“太阳神岩画[10]它揭示了原始氏族部落自然崇拜、生殖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的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人类文化史、原始艺术史和古人类历史的文化宝库。贺兰口岩画以时间跨度大、文化内涵深厚、表现形式丰富、分布区域集中、距离中心城市近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尤以人面像岩画数量多而集中名冠世界岩画之首,在世界岩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11]
贺兰山岩画在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月,被建设部列入首批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录。[12]2018年在中国西北旅游营销大会暨旅游装备展上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榜单。[13]同年在中国黄河旅游大会上被评为“中国黄河50景”。[14]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