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笋

双壳纲、海笋科动物的总称
海笋(Pholas dactylus),亦称“凿石贝”“穿石贝”。双壳纲海笋科动物的总称。[5]
海笋因其外形似冬笋而得名。它的两片贝壳不能完全合拢,前、后端稍有开口。在贝壳表面中部,由背面向腹面有一条略向后倾斜的浅沟,这条浅沟把贝壳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稍稍突出,有明显的齿纹,后一部分平滑。与其他双壳贝类不同的是海笋还具有副壳,副壳通常位于贝壳的背、腹及后端。[6]
海笋种类繁多,较常见的有大沽全海笋,波纹沟海笋,东方海笋吉村马特海笋等。[7]海笋分布甚广,除个别种能生活于淡水中外,绝大多数生活于海洋中。栖息环境随种类而异,有的种类能穿凿岩石或珊瑚礁而栖息其中,有的种类则栖息浅海泥沙中,有的种类能穿凿木材而栖息其中,对海港木、石建筑和木船等有一定的危害。大型种类的肉可供食用,如大沽全海、东方海笋等。[5]

物种特征

贝壳薄,壳长形或球形。两壳相等,前后端开口,白色,具淡褐色壳皮,壳面有肋、刺和生长纹。壳顶近前端,前端贝壳边缘向外卷,成为前闭壳肌和原板的附着面。海笋壳薄面脆,两壳通常相等,壳面前端有锯齿状齿;壳的背腹及后端有副壳,水管发达。[1]身体呈长卵形,贝壳表面的中部,由背面向腹面各有一条稍微向后方倾斜的线沟,把贝壳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部稍稍凸出,表面生有很显明的齿纹,后部平滑,表面没有齿纹而生有环形的生长线。[4]海笋身体的末端有两个水管,除了末端很小的部分分开以外,其余的部分都是彼此癔合在一起的。[4]大型种类的海笋肉可供食用,如大沽全海笋东方海笋等,[1]肉很鲜嫩,是很好的海产食品。[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