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运动

17-18世纪发生于欧洲的思想文化运动
启蒙运动(英文:Enlightenment,法文:Siècle des Lumières,德文:die Aufklärung)也被称为启蒙时代或理性时代,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由启蒙思想家推动、致力于理解并改善人类现世生存状况的运动。[1]该运动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并称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2][3][4]启蒙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5]
启蒙运动在英国首倡,以牛顿洛克为代表的英国科学家、哲学家们在“理性主义”的指引下探索世界,创立了新的机械论世界观。启蒙思潮很快波及欧洲,包括安东尼奥·吉诺维西、费迪南多·加利亚尼、亚历山德罗·沃尔特 和路易吉·伽伐尼、切萨雷·贝卡里亚蓬巴尔侯爵在内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们开始在“理性”的指导下进行改革运动。他们批判教条主义、专制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及个人自由,呼吁“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6][7][8][9][10][11]18世纪,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以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推崇三权分立、社会契约、君主立宪、理性主义,反对宗教迷信和专制制度。[12]
启蒙运动是发生在17、18世纪欧洲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伟大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它为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它是继文艺复兴运动之后欧洲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欧洲思想家建立起了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社会和政治哲学,体现了乐观主义的历史进步观。启蒙运动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和宣传铺平了道路。其影响涉及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是美国独立运动和法国革命的思想基础。[13]

命名由来

启蒙运动的法文名称“lumières”词源取自基督教约翰福音》。16世纪至17世纪,学者使用“lumière”指代“神圣之光”(lumières divine)、“信仰之光”(lumières de la foi)及“天生的智性”(lumière naturelle)。随着17世纪至18世纪欧洲社会变革进程的不断深化,“lumière”一词开始指代政治法律的变革及执政者的开明。后期,为了强调启蒙运动的多元性,学者将“lumière”词末加“s”变为复数后正式用“lumières”指代启蒙运动的专有名词。启蒙运动的德语名称“Aufklärung”诞生于18世纪。受法国学者使用“lumières”一词的影响,德国学界使用新造词“Aufklärung”代指启蒙运动。在英语中,学者最初使用“enlighten"一词指代宗教意义上的启示和人先天意义上的理性。19世纪,英国学者通过翻译德语的“Aufklärung”一词将启蒙运动正式写作“ Enlightenment”。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