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族-抖音百科
高山族是中国台湾地区南岛语系各族群的统称。[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光复,统称台湾的少数民族为“高山族”,称居住在30个山地乡者为“山地山胞”,居住在山地乡以外的为“平地山胞”。现在则统称为“原住民”。据2004年台湾行政主管部门统计,台湾“原住民”共有452579人,占台湾总人口的2%左右,主要分布在台湾本岛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纵谷平原及兰屿上。此外,根据中国大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显示,中国大陆的高山族的人口数为3479人。[6]他们大多是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从台湾移居大陆的高山族的后裔。由于语言、风俗习惯及传统的社会组织结构的不同,高山族内部分为阿美人、排湾人、泰雅人、赛夏人、布农人、曹人、雅美人、鲁凯人、卑南人等。[7]高山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大体可分为泰雅语、邹语、排湾语三种语群。没有本民族文字,散居于大陆的高山族通用汉语。[1][8]2008年,高山族总人口为494107人。[9] 关于高山族的形成,目前较为通用的说法认为,高山族是古越人飘洋过海到台湾岛上的后裔,此外还有一些是源自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的居民以及浮海避元的金人和汉人。这些人到达台湾岛后,深入高山族的聚居地区并接受了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逐渐融合为高山族。[3]自三国孙吴时期,台湾岛就已经纳入了中国的版图,而高山族与中国大陆内地的联系在此时已然展开。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后,台湾被清政府割让给日本,台湾岛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而高山族人在此期间一直顽强地与侵略者抗争,爆发了如雾社起义等数次重大起义。[10]伴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勤劳的高山族人民依靠自己的努力,使高山族地区的社会生活也发生了变迁,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结构已被现代化的社会与经济所取代,台湾高山族的社会经济已完全转型。[11] 高山族信奉灵魂不灭。灵魂永存于人们的周围,给人以吉祥或凶煞的征兆,庇护和引导人们行事。因此,高山族的民族文化大都与宗教信仰相关,其风俗习惯大都依赖于宗教信仰,如服饰上的图案纹样,不同的丧葬方式以及于祭祀相结合的传统节日等;其文艺作品也有宗教信仰的影子,如与生活和风俗息息相关的民歌,[12]历史悠久的自娱性民间舞蹈等[13];其体育活动具有明显的宗教文化色彩,有的又与传统婚俗、大丰收等密切相关,这些体育活动见证了这片土地上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沿革。[14][15] 族名由来
历史上对台湾少数民族的称呼一般都与台湾当时的地名联系在一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