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生于官宦之家,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庞籍考中进士,被任命为黄州司理参军(今湖北黄冈),期间被知州夏竦调任开封,担任开封府兵曹参军。[1][3]累迁法曹、大理寺丞。不久庞籍又先后升任为江州军事判官,开封府司法参军。景祐三年(1036年),夏国王李元昊反叛建立西夏后,庞籍被封为授予陕西都转运使,他镇守陕西,逐步治理北宋边陲,组织军民抵御西夏。北宋战胜西夏后,庞籍因功任参知政事,拜工部侍郎、枢密使,成为同时期唯一的北宋宰相。皇祐四年(1052年),广源州蛮侬智高举兵反宋,庞籍举荐将军狄青,顺利攻破侬智高军,受到宋仁宗赞扬。后因谏官韩绛诬陷,他被贬为郓州(今山东东平)知州,数月后再被召回,加封观文殿大学士,官拜昭德军节度使。年老致仕后,庞籍被加封太子太保衔,封颍国公。嘉佑八年(1063年),庞籍去世,终年七十六岁,被追赠司空、侍中,谥号“庄敏”。[1][2] 庞籍通晓律令,擅长吏事。其为官期间执法严酷,赏罚分明,令士兵畏服,但他又因爱民如子,深受百姓爱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