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

一种自身免疫性结缔组织病
1
4
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LE)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为病谱性疾病[1]。系统性红斑狼疮在中国患病率为(30.13~70.41)/10万,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期女性[5]
病情较轻的如皮肤型红斑狼疮(cutaneous lupus erythematosus,CLE),主要累及皮肤,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学特点可分为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ACLE)、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SCLE)和慢性皮肤型红斑狼疮(CCLE)。[2]
病情较重的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可累及全身系统[1],如皮肤与黏膜、肌肉关节、肾脏、心血管、肺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眼部等,临床症状多样,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5],可反复的复发与缓解、体内存在大量自身抗体[6]
LE确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遗传、感染、药物、理化因素、性激素等多种因素有关[1]。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及及判断病情[5]
CLE一般采用“阶梯式治疗”,即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包括非药物干预、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其他系统治疗。皮损经治疗多能消退,部分CCLE可遗留萎缩性[bān]痕和色素沉着或脱失,个别盘状红斑狼疮DLE)患者皮损可长期存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