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

2021年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的电视剧
《功勋》是由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毛卫宁沈严林楠、杨文军、康洪雷阎建钢杨阳、郑晓龙担任单元导演,王雷雷佳音郭涛黄晓明蒋欣佟大为周迅黄志忠主演的电视剧。[1]2021年9月26日正式定档。[2]
8个单元包括《能文能武李延年》《无名英雄于敏》《默默无闻张富清》《黄旭华的深潜》《申纪兰的提案》《孙家栋的天路》《屠呦呦的礼物》《袁隆平的梦》。[3]
该剧获得2022年第33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和优秀男演员奖[4],第1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优秀电视剧奖[5],并获得2022年华鼎奖多项提名。[6]2023年6月23日,获得第28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评委会大奖。[7]

故事情节

单元故事
集数
导演
编剧
上线时间
能文能武李延年
6
刘戈剑、李修文
2021年9月26日
1951年,开城谈判破裂后,“联合国军”依据海空优势连续发动夏季攻势和秋季攻势,并试图将战线推到三八线以北,一场与敌人之间寸土必争的阵地战展开了。第47军140师418团3营接到命令重新夺回346.6高地并要坚守住阵地,李延年(王雷 饰)所在的七连负责从北坡助攻并攻打5号阵地。为了守住阵地,李延年一个一个掩体、一条一条坑道地检查,以迎接天亮后美军的袭击。在支援八连和九连时,需要穿过炮火送弹药,李延年每1分钟炮火都会有3分钟间歇的规律,在他的努力下,七连的战士们成功以零伤亡突破封锁区。
连队里,小安东(孙锡堃 饰)被作为逃兵抓了回来,引起连队里战友们的不满,李延年的一番话打动了大家,让大家明白了小家和大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打赢了战争,他们的小家才能真正地安全,才能保家卫国。战斗结束后,因为叛徒的广播宣传,让上级组织对解放战士心里存疑,要进行审查。李延年为了保护战士们的信心,凝聚团队战斗力,制定了“锄奸计划”,带着罗厚财(鲁诺 饰)、小安东等六人去执行一项秘密任务,成功击杀叛徒王觉仁,并联合团长准备好炮兵炮击,痛击敌人。李延年替几位“解放战士”洗刷了间谍嫌疑,并指出尊重和信任也是战斗力
无名英雄于敏
6
2021年9月29日
1961年,从事基础领域研究的研究员于敏(雷佳音 饰)突然被带走问话,妻子孙玉芹(倪妮 饰)找领导老郝(田小洁 饰)帮忙,于敏得以脱身。老郝提出想把于敏调去做氢弹理论预研工作,于敏立刻答应。
研究过程中,于敏发现美国期刊《现代物理评论》刊登的数据有误,但大家认为这毕竟是全世界物理协会最权威的物理杂志,因此依旧选择相信权威,只有陆杰(王骁 饰)选择相信于敏。上级领导来研究所质问进度慢的原因,只有于敏大声回应,科学是严谨的,没有可靠的论据就不能盲目推进。部长来找老郝,让他实事求是回答是否突破氢弹理论研究,老郝只能如实相告没有。连日来的超负荷的工作,使得于敏再次晕倒。老郝回北京的飞机失事,挚友的离去让于敏备受打击,但他将悲痛化为动力,和陆杰等人去了青海基地,解决制造中的工程技术问题。在离预定氢弹实验时间越来越近时,一个关键部件的手工加工出现问题,于敏力排众议,判定这并不会影响实验。1967年6月17日,机组在试验场上空投下了氢弹,成功引爆。胜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全国
默默无闻张富清
6
2021年10月2日
1955年初,张富清(郭涛 饰)服从组织安排,转业分配到湖北最偏远的来凤县。作为驻村干部,张富清和当地百姓同吃同住,既帮大家搞生产,还动员大家一起修筑了水电站。为了响应国家精兵简政的要求,张富清劝妻子孙玉兰(孙茜 饰)主动退职。不得已,孙玉兰只能靠打零工贴补家用,而孩子们则去拾柴火、捡煤渣、抓泥鳅。长久的劳累,让孙玉兰得了风湿性心脏病。
公社开会想通过修公路改善住得最偏僻的高洞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全长7.5公里的公路有3公里需要在悬崖峭壁上,要用炸药炸才行,张富清便主动提出解决报批问题。报批下来后,张富清又开始着手修路,徒手攀上陡峭的崖壁,实地考察,号召村民们趁农闲和他一起修路。
1981年,张富清被调到湖北恩施来凤县的建设银行工作,由于是新成立的单位,并没有钱进行基础建设。张富清请来凤县财政局局长将局里的十几万块钱用无息贷款、计息贷款的方式划给建行代管,并提出责任制,解决了资金回收的问题
黄旭华的深潜
6
2021年10月5日
1952年,在上海港务局的青年活动聚会上,黄旭华(黄晓明 饰)和李世英(陈好 饰)相识。1954年,苏联专家瓦西里来访,黄旭华关于仿制鱼雷艇一事提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却被告知只需学会仿制就好。当所长问黄旭华为什么不参加讨论时,黄旭华说自己还没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直到核潜艇项目下马,所长告诉黄旭华组织上会留下几个人作为保留力量继续研究,黄旭华就是其中之一,黄旭华表示服从组织安排。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长来找黄旭华,让他带上这三年研究的资料去汇报情况。下潜的日子到了,黄旭华告诉大家,作为总师他有足够的信心能够在试验成功之后,把大家安全地带回母港,黄旭华还宣布,他将和大家一起下潜。
2018年,92岁的黄旭华来到中国海军博物馆,来看看自己打了一辈子交道的潜艇
申纪兰的提案
6
2021年10月8日
1946年,山西太行山,申纪兰(蒋欣 饰)带着一辆纺车嫁去了西沟村。一大早,申纪兰就要去县里帮西沟村要纺花任务,婆婆(倪萍 饰)却劝她不要强出头,申纪兰坚持要争取,经李队长(左小青 饰)介绍得知申纪兰是山南底的纺花状元,还是军属,秦干事才给了申纪兰一个机会。申纪兰成为西沟村妇救会的主任,并组建妇女互助组一起下地干活。
申纪兰和石头比犁地赢了,石头不甘心,于是申纪兰提议让女社员和男社员比撒肥,石头答应了。申纪兰称劳动竞赛不是怄气,论力气女社员比不过男人,可论巧劲男社员是比不过女社员的。次日比赛,让石头感到惊讶的是,女人干活不仅细致而且高效,男社员彻底服了,自此,西沟村开始实行男女的工分统一标准。申纪兰为了给妇女发声,亲自到县里找李队长,说出了自己对男女工分不平等的看法。李队长很重视申纪兰提的意见,不久后,西沟村开展的同工同酬走在了全国的前列,还有北京记者前来采访申纪兰的先进事迹。
申纪兰登上了报纸,也被选中成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人大代表。为了当好代表,申纪兰努力地了解村民的需求,努力推广男女同工同酬,并提出了一些对西沟村有益的新想法
孙家栋的天路
6
2021年10月12日
孙家栋(佟大为 饰)成为了苏联专家的专职翻译,借着这个机会,孙家栋近距离看到了P2导弹,科研人员也从苏联专家那里学到了很多导弹知识。可随着国际形势变化,中苏两国关系紧张,在离开前,苏联专家找到孙家栋,表示想带着孙家栋去苏联继续做导弹项目的意愿。但孙家栋拒绝了,他决定留下来,用所学报效祖国。专家被感动了,偷偷留下图纸,可专家秘书却撕掉了图纸中最重要的两页,孙家栋暗暗发誓一定要发展壮大中国的导弹事业。
孙家栋每天在图书馆学到深夜,一次遇到了同样被锁在图书馆的钱学森院长(刘奕君 饰),孙家栋趁机向钱学森请教问题,钱学森告知他一种叫反设计的方法,孙家栋将方法告诉同事们。1960年11月5日,仿制弹东风一号试射成功,中国航天事业也由此开始。
专家们立刻投入到第一枚国产导弹——东风二号的研究中。这一年,孙家栋经人介绍与魏素萍(孙俪 饰)结识,两人在北京举行婚礼。1962年东风二号研制成功,孙家栋和同事一起去酒泉发射场做最后的发射工作。1962年3月21日,东风二号正式进入发射程序,可点火升空后没多久导弹便失去平衡一头扎进戈壁滩里,孙家栋和科研人员们立即朝弹坑跑去,试图搜集更多还能使用的零部件。经过一系列整改,1964年6月29日,东风二号试验成功。
很快孙家栋接到重启卫星计划的任务,作为总设计师,一上任孙家栋就作了一份简化方案,删除了卫星中的很多系统,并逐个研究所说服。各部门最终决定全力配合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设计制作。工宣队拿孙家栋的出身说事,停了他的总设计师职务,不允许他进办公室和车间,并借机搜查孙家栋的家。被停职的孙家栋每天站在风雪里方便随时了解情况、帮助团队解决问题,直到实验成功。卫星实验总结大会上,钱学森院长和同事们配合讲出孙家栋的功劳,给工宣队施加压力,孙家栋得以重返岗位,但受邀去酒泉观礼的人员名单里却依旧没有孙家栋。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孙家栋走出家门,整理衣冠,朝着酒泉的方向,口中默念倒计时,卫星成功入轨,中国卫星工程由此开始
屠呦呦的礼物
6
2021年10月15日
疟疾的困扰,中央紧急启动“523”任务,调动全国上下近百个科研单位参与疟疾防治项目,北医药学系毕业的屠呦呦(周迅 饰)被任命为“523”课题组组长,在此期间,屠呦呦经常给全国各地的老中医写信,寻求治疗疟疾的古方,并搜集到超过两千种药方,再从中进行筛选,留下有价值的六百多种,屠呦呦决定把其中经常提及的药物一一化验,并写了一份其他中药治疗疟疾的报告交给上级领导,不久,课题组前往海南开展工作,在看到很多疟疾患者的状态后,屠呦呦发现想要根治疟疾,只有完全杀死疟原虫这一条路,于是决定从药方中多次出现的几个中药入手。趁着被派到四川搞斗争工作的机会,屠呦呦决定去看看很多药方中提及的青蒿,并借此机会做了很多调研,可等她回到研究所,才得知项目已经停了,几位助手也全部调离。在丈夫李廷钊张颂文 饰)的鼓励下,屠呦呦坚持研究没有放弃,直到项目重新启动,重点研究青蒿时,课题组遇到瓶颈,最终屠呦呦在古籍《肘后备急方》上找到解决办法。屠呦呦带着助手们来到门头沟,搜集了一些野生青蒿,用不同的低沸点提取青蒿,疟原虫抑制率显著提高,直到1971年10月4日,编号191号实验,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百分之百。
但这只是在小动物上的实验,还需要进行大动物实验,需要批量制备醚中干,但是中药厂都关门了,军代表决定给项目组配备人手,不依靠外界,自行制备醚中干。猴疟模型实验了一个多月,抑制率依旧时百分之百,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研讨会上作了报告,将成果分享给了全国其他省市。然而,就在屠呦呦研究青蒿素刚有眉目时,一场火灾却使整个实验室付之一炬。考虑到疟疾是有季节性的,屠呦呦不想错过这个季节的海南,但临床专家金老(毕彦君 饰)坚持必须先进行人体试服,众人得知纷纷报名,屠呦呦为了降低第二批试服风险,并加快试服进程,偷偷给自己加大了剂量,最终人体试服大获成功,项目组动身前往海南开展首批临床试验,项目组又成功地从青蒿粗提物中提纯出单一化合物,屠呦呦将其命名为青蒿素。不久,由青蒿素制成的药片问世。
屠呦呦得知患者服用青蒿素后没有效果,还引起心脏早搏,在返程火车上,受到小孩描述吃西瓜子的启发,发现是崩解度的问题,回到实验室,发现果然是青蒿片硬度的问题,导致患者服用后无法正常吸收,屠呦呦决定重新制作一批胶囊,并带去海南重新投入临床
袁隆平的梦
6
阎建刚
2021年10月18日
安江农校教书的袁隆平(黄志忠 饰),顺利完成了西红柿和红薯的嫁接工作,可恩师的一番话——“西红柿和红薯不算主粮,无法彻底解决中国人吃饭的问题”让袁隆平始终印象深刻。因为得罪了学校领导,袁隆平被解除了教师职务,指派到凤凰坡劳动实践。在凤凰坡期间,袁隆平深刻意识到一粒米、一碗饭的重要性,他领着乡亲们插秧,来视察的陈部长向袁隆平仔细询问了稻田的情况,并安排袁隆平回到安江农校,把部分秧苗移植到试验田。袁隆平视察稻田时发现了一株不仅长得高,而且没倒伏的稻子,每株稻穗也都在两百粒以上,袁隆平把它命名为“鹤立鸡群”。这是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过程中,第一次神奇的发现,这时的水稻亩产只有四百多斤,而“鹤立鸡群”的测算产量足有一千斤,袁隆平想要大力推广这种稻子,学校里却有人贴出大字报讽刺他痴人说梦,袁隆平利用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出“鹤立鸡群”一代是天然杂交稻,概率为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袁隆平想将消息告诉恩师,师母告诉袁隆平去北京找主攻小麦方向的鲍文奎老师,袁隆平在农科院门口遇到了钻研杂交水稻多年的民科李大手,收获良多。在见到鲍老师后,袁隆平将自己的想法告知鲍老师,得知该问题早就被美国和日本解决了,最终鲍老师带袁隆平进入农科院图书馆学习,接触世界上最领先的科学知识。
1963年,袁隆平准备回安江,临行前鲍老师告诉袁隆平“天然雄性不育株出现的概率只有五万分之一”,但袁隆平不放弃。很快,袁隆平经人介绍和自己曾经的学生邓则董洁 饰)相处了,婚后邓则一直陪着袁隆平在稻田里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1964年7月5日,袁隆平找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第二年又找到了五株,两年的时间里,这六株共繁育了109株实验秧苗,很快,袁隆平完成了第一篇关于杂交水稻的论文并寄给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通报,最终这篇论文发表在了科学通报停刊前的最后一期上。但随着十年革命的开始,袁隆平的水稻研究被叫停,曾经的学生、现在的助手伪装成卫兵,偷偷藏起了三盆秧苗。本来要去矿场工作的袁隆平,因为国家科委一封要求全力支持杂交水稻研究的公函而躲过,并因此获得学校最好的一块试验田。1968年,孩子出生仅三天后,袁隆平就率队去了海南,开启了长达四十年的南繁北育的生活,他们用两个月的时间,培育了716株秧苗,带回移植到安江农校的试验田里。1970年11月23日,第一株野生天然雄性不育株被发现,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更作出把“野败”种子分享给全国的决定,仅两年后,杂交水稻配套成功,实现了平均亩产1195斤,三代杂交稻全部实现,并传播到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近百个国家,真正实现了“愿天下人都有饱饭吃”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