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文摘》创刊于1981年1月,是由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国青年出版总社有限公司主办的综合性文摘刊物,为半月刊。[7][6][8][2]该杂志以青少年为核心读者群,[8]办刊宗旨为“弘扬先进文化,引领服务青年“。[9]办刊理念为“影响青年,影响未来”。[1][10]《青年文摘》拥有“励志读本”和“语文范本”双重定位特点,既希望通过成长、成才等故事激励读者,又重视语文规范,助力青少年的阅读与写作。[11]
1981年1月,《青年文摘》(丛刊)创刊;[12]1982年2月26日,《青年文摘》 双月刊创刊号问世;[13]1983年1月,《青年文摘》改为月刊;[3]从1983年起,《青年文摘》同团中央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连续三年(每年五月)联合举办"五四青年智力竞赛";1984年,《青年文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册;从1992年起,《青年文摘》每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3]2000年9月,《青年文摘》改为半月刊;[7]2001年4月,《青年文摘》发行量上升至236万册,成为年度国内期刊引人注目的新亮点之一,被同行称为“《青年文摘》现象”;[5]2005年1月,《青年文摘•彩版》创刊;2006 年,《青年文摘》统一发行红绿版;[14][5]2007年,《青年文摘》组建网络传媒部,布局数字出版。同年4月,《青年文摘》月发行量达到254.78万册,5月则高达262.50万册。[5][15]2008年,《青年文摘》月发行量超过300万册;[14]2017年,《青年文摘》入驻喜马拉雅FM,以有声书形式发行数字化内容; [16]2018年,《青年文摘》与团中央合作,联动微信和抖音,组织5.7万网友参与“看,书名在说话”短视频挑战活动。[17]同年4月,《青年文摘》与国家新闻出版署出版融合发展(武汉)重点实验室RAYS出版融合云平台合作,启动“青年文摘·好课”现代纸书项目。[18]同年8月,《青年文摘》邀请社会各界名人,推出青少年读经典名作阅读栏目“偶像说”。“偶像说”创新了杂志融媒体的发展,使优质文字借助偶像的声音传达出来;[19]2020年新冠期间,《青年文摘》开辟疫情专题,为读者们传递一线消息、报道感人事迹及甄选科学实用的防护知识。同时,《青年文摘》携手中梁集团,为武汉赠送4万余册期刊。[20]2021年,在第十一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青年文摘》与抖音短视频、微信视频号和微博一起在线直播;[21]2022年,《青年文摘》在全国开展“杂志漂流”公益阅读活动,由杂志社免费提供阅读书籍。全国共120余所学校报名,阅读杂志的学生超过5000人。后来,该活动升级为多校校园文化的一部分。[15] 《青年文摘》是目前中国发行量最大的青年期刊之一,在历次国民阅读情况调查中,连续入选“读者最喜爱十大期刊”。[4]作家毕淑敏和梁晓声曾用“光明正大”赞扬《青年文摘》坚持主流价值观,内容积极阳光、明朗鲜活、春风化雨、优雅美丽及端庄大气。[22]前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赞扬《青年文摘·人物版》,“贴近时代,荟萃时代英才;贴近青年,启迪青年发轫。正是以这样的特色,才能在众多人物类期刊中独树一帜。”[23] 历史发展
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