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

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
大气压(Atmospheric pressure),又称大气压强,简称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承受大气柱的重量。气象上常用毫巴或水银柱高度的毫米数表示。一个标准大气压力是1013.2毫巴,或相当于760毫米高的水银柱。大气压的国际制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气象学中,人们一般用千帕(kPa)、或使用百帕(hpa)作为单位。其它的常用单位分别是:巴(bar,1bar=100,000帕)和厘米水银柱(或称厘米汞柱)。[2][3]
大气压从空气分子运动观点出发,它是空气的分子运动与地球重力场两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综合的作用下,许多空气分子在每瞬时平均对单位面积的平面所施的撞击力就表现为气压。空气分子密度大的地方,也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的地方,因此,撞击力就大,故气压也大。[2]
1643年,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中水银的重量与大气向盆子中水银施加的重量完全相等,从而测出了大气压大小为76 cm高的汞柱所产生的压强。[7]之后的1654年,马德堡半球实验中,若把半球的空间抽成真空,就需再用十六匹马才能拉开,它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和威力。[5][8]大气压不仅随高度变化,也随温度和湿度而异。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这是由于随着高度增加,上方空气柱的质量减少导致的。气压的变化与天气变化密切相关,与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气象学家利用大气压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在食品工业中,可以通过降低气体压力形成真空来延长保质期等。[9][10]

概念

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