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马湖,历史上又名圣马湖,地跨新沂、宿迁两县[1],集水区域包括沂、泗两大水系[6],湖水面积为296平方千米(相应水位21.81米),蓄水量达2.7亿立方米[3],最大宽度20千米,湖底高程18~21米,最大水深5.5米,是江苏境内第四大淡水湖[4]。 骆马湖属于构造型湖泊[3],在地质构造上从属于华北台块山东台背斜鲁中断裂带[2],形状大略 为菱形,地势低洼,湖底地形较为平缓,整个湖盆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其东岸为丘陵,北、西、南岸皆为堤岸[7][2],湖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热多雨,冬寒干燥[2],生物资源主要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水生维管束植物(水草)、底栖动物、鱼、虾、蟹、贝类等[8]。 骆马湖在史书上的记载最早出现于1131年,金兵在骆马湖地区修整军队[9]。从明清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骆马湖一直是滞洪的过水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开展整沭[shù]导沂工程,开挖新沂河,将骆马湖建成临时水库,1958年1月,将骆马湖改建为一个常年蓄水调控的大 型水库[1]。 2012年设立骆马湖旅游度假区[10],包括4A级旅游景区2个、3A级旅游景区2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11]。
名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