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大风子-抖音百科
海南大风子(Hydnocarpus hainanensis (Merr.) Sleumer )是青钟麻科(Achariaceae)大风子属(Hydnocarpus)植物,又名龙角、高根、乌壳子、海南麻风树[1][2],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等地;越南亦有分布[1][3]。海南大风子常生长于常绿阔叶林中、沟谷雨林或季雨林中,亦可生长于疏林半阴处、低山丘陵林及石灰岩山地林中,岩溶石山坡部及石崖也见分布。其喜高温,耐轻霜及短期低温,较耐水湿,亦较耐旱。[4][2][3][5][6] 海南大风子为常绿乔木,高6-9米。树皮灰褐色;小枝圆柱形,无毛。叶薄革质,长圆形,两面无毛,网脉明显;叶柄无毛。花呈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序梗短;花梗无毛;萼片椭圆形,无毛;花瓣肾状卵形,边缘有睫毛;雄花:花丝基部粗壮,有疏短毛,花药长圆形;雌花:子房卵状椭圆形,密生黄棕色绒毛,花柱缺,裂片三角形。浆果球形,密生棕褐色茸毛,果皮革质,果梗粗壮;种子约20粒。花期春末至夏季,果期夏季至秋季。[7] 海南大风子可祛风燥湿,攻毒杀虫,主治麻风、杨梅疮、疥[jiè]癣、酒齄[zhā]鼻、痤疮[5];枝条纤细飘逸,常呈“之”字形,可作为庭院荫树或园林景树[2],但大风子油及其衍生物具刺激性,可导致中毒[3]。 海南大风子在1998年被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定为易危(VU)等级[8];在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二级保护植物[9];《中国植物红皮书》(1991)、《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也有收录[9];还在2007年被列为中国海南省一级保护野生植物[10]。 典籍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