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马鹿

鹿属马鹿的一个亚种
1
5
西藏马鹿(学名Cervus elaphus wallichii),鹿科鹿属动物[1],别名锡金红鹿、西藏红鹿[3]。该物种的体型较大,体长为160-260厘米,体重75-240千克。其体色为灰褐色至浅棕褐色,腹面稍浅,背部中央有深色的条带状纹路,还具有较大的浅棕黄色臀斑。成年雄性具大型鹿角,鹿角分叉较多。每年春季4-5月其鹿角脱落,夏季长出新角雌性个体一般不具角。[11]
西藏马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藏山南地区的桑日县一带,是一种中国特有的物种。[10]它们栖息于林线附近的森林、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等地,[11]栖息地多为山地,其地形从起伏的高地到冰川山脉和深谷不等。大部分地区的海拔都在4300米以上,山坡上覆盖着青草和灌木。[12]
1992年,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正式宣布:西藏马鹿野外种群已经绝灭了50年[13],之后西藏山南地区重新发现了西藏马鹿种群,随着保护措施的完善,种群数量不断增加。[14]2016年,类乌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西藏马鹿数量达到了8000多只。[15]2021年,西藏马鹿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4]

分类变动

1823年由西方生物学家乔治·居维叶(Georges Cuvier)在中国西藏和尼泊尔发现采集到模式标本取名为:西藏红鹿(Cervus elaphus wallichi),1841年西方生物学家Hodgson在藏南发现该物种,取名为:寿鹿(Cervus affinis),1850年又有学者取名为:西藏马鹿Cervus tibetus);后中国学者正式定名为:马鹿西藏亚种(Cervus elaphus wallichii),俗名同称“西藏马鹿”。[16]2015年,西藏马鹿由亚种升为种,种名为Cervus wallichii[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