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俄国革命是俄国1917年一系列革命运动的统称,其最终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建立了苏联。1917年2月(公历3月)的第一次革命中,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的沙皇制度,并由临时政府顶替;而在同年10月的第二次革命中,临时政府遭推翻,由布尔什维克(共产)政府取代。1917年俄国革命的结果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4][5] 1917 年俄国大革命是20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是俄国社会矛盾长期积聚的产物,是社会矛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总爆发,决定性地改变了俄国的历史发展道路。[6][7]
概括
俄国二月革命(1917年3月)是一次爆发于圣彼得堡、自然普及的革命。混乱中,杜马(俄帝国议会)的成员取得了国家的统治权,成立俄国临时政府。国军的领导人认为他们无法压制革命浪潮,而后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正式赋予了临时政府权力。由较激进的社会主义党派所领导的苏维埃(工人的会议),最初同意由临时政府统治,但坚决要求拥有能影响政府及支配多批国民军队的特权。二月革命的背景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军事严重受挫之时,国境内充斥着军队与哗变。 一个双权鼎立的时代因而确立,其中临时政府握有国权,而由社会主义者所领导的国民组织苏维埃,则拥有下层社会平民与左派的拥戴。在如此暴动与罢工频繁的混乱时期,临时政府决议继续未完的战役,反之,布尔什维克与其他社会主义派系选择放弃先前投入于战争的心血。布尔什维克将工人民兵部队组织为红卫兵(后来的红军),并对其强力控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