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真篇-抖音百科
《悟真篇》是北宋道士张伯端所著的一部道教典籍,于熙宁八年(1075年)完成。《悟真篇》采用了诗、词、曲等体裁阐述内丹理论,正文诗词九十三首,内七言四韵十六首以表二八之数;绝句六十四首,按《周易》诸卦;五言一首,以象太一之奇;续添《西江月》十二首,以周岁律,卷末附录有歌颂诗曲杂言三十二首。正文系张伯端据“真人”所传“金泳液还丹火候之诀”阐发内丹丹法,讲的是“养命固形之术”。附录部分则是吸取佛教禅宗理论,阐发“性功”。[1][2] 《悟真篇》是内丹术主要著作之一,与《参同契》齐名,被誉为“千古丹经之祖”。[2][1] 作者介绍
北宋张伯端,天台人也。少无所不学,浪迹云水。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历四方。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陆龙图公诜[shēn],镇成都,乃依以游蜀,遂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遂改名用成,字平叔,号紫阳。修炼功成,作《悟真篇》行于世。 尝有一僧,修戒定慧,自以为得最上乘禅旨,能入定出神,数百里间,顷刻辄到。一日,与紫阳相遇,雅志契合。紫阳曰:“禅师今日能与同游远方乎?”僧曰:“可也。”紫阳曰:“唯命是听。”僧曰:“愿同往扬州观琼花。”紫阳曰:“诺。”于是,紫阳与僧处一净室,相对瞑目趺[fū]坐,皆出神游。紫阳才至其地,僧已先至。绕花三匝,紫阳曰:“今日与禅师至此,各折一花为记。”僧与紫阳各折一花归。少顷,紫阳与僧欠伸而觉。紫阳云:“禅师琼花何在?”僧袖手皆空。紫阳于手中拈出琼花,与僧笑玩,紫阳曰:“今世人学禅学仙,如吾二人者,亦间见矣。”紫阳遂与僧为莫逆之交。后弟子问紫阳曰:“彼禅师者,与吾师同此神游,何以有折花之异?”紫阳曰:“我金丹大道,性命兼修,是故聚则成形,散则成气,所至之地,真神见形,谓之阳神。彼之所修,欲速见功,不复修命,直修性宗,故所至之地,人见无复形影,谓之阴神。”弟子曰:“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