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拉族

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之一
1
4
撒拉族,因自称“撒拉尔”(撒拉语:Salır),简称“撒拉”而得名,[1]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主要居住在中国的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2]以及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地区。民族语言为撒拉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奴语支乌古斯语组,也有人认为属于撒鲁尔方言,无文字,[3]现多使用汉语。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撒拉族的人口数为165159人。
撒拉族是突厥乌古斯部撒鲁尔的后裔。最初,撒拉族居住在唐朝时期的中国境内,后来迁徙至中亚地区。[4]元朝时期,撒拉族东迁至我国青海循化地区,通过与藏族人结亲解决撒拉族人婚姻和民族延续的问题。[5]撒拉族除了清朝中后期的反清起义,基本上处于和平归顺中央王朝的局面。[5]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主要经营农业、畜牧业及园林业。[6]撒马尔罕人与周围的藏族、回族汉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长期以来共同生活、融合和发展。撒拉族拥有韩、马、沈、兰、何、刘、王等20多个姓氏,但韩姓在撒拉族中被称为根本的姓氏。[4]
1954年,撒拉族正式被确认为一个民族,族群的边界也变得更加清晰。特别是随着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的成立,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得到了法律和制度上的保障,这改变了撒拉族在历史上一直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边缘地位的情况。[5]

族名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