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

源于人民生活中的肢体动作语言
民族舞是一种以特定民族文化和传统为基础的舞蹈形式。它反映了特定民族的历史、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并以独特的舞蹈动作、音乐和服饰表达出来。每个民族舞蹈都有其独特的舞蹈风格、舞步和动作,如汉族的秧歌,蒙古族的筷子舞、马舞,满族的萨满舞,朝鲜族的长鼓舞等,通常反映了当地民族的风土人情、历史故事、战争传统、农耕习俗等。[6][7][8][9]
民族舞起源于原始社会,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人们表达情绪时出现的牵手围圈、顿足欢舞的场景,即为最初的“民间舞”。到先秦时期,模拟民众劳动生活的歌舞开始逐步发展,并在秦汉时期得到进一步推动,成立有“乐府”机构对民间诗歌、乐曲和舞蹈素材予以搜集。至隋唐时期,民间舞蹈活动随着乐舞机构的扩充再度得以活跃和发展。等到宋元时期,民间舞蹈活动在“勾栏”和“瓦舍”等场所开始兴起,并在年节庆祝和祭祀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此后至近现代,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逐步转向舞台化和职业化,在现代中国舞蹈史上取得了重要成就。[10]直至改革开放以后,民族舞与芭蕾舞现代舞共同登上舞台,呈"三足鼎立"的景观[11]。到新世纪,民族舞的叙事风格转变为诗化叙事[11],并具备载歌载舞[12]、民族特色鲜明[13]、服饰道具与舞蹈内容相契合[14][15]等艺术特点。
截至2023年,民族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形式,具备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蕴含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价值,是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6]傣族孔雀舞[17]拉祜族芦笙舞[18]朝鲜族鹤舞[19]瑶族猴鼓舞[20]苗族古瓢舞[21]等多种民族舞蹈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0]。其代表作品有傣族孔雀舞《雀之灵》,蒙古族舞蹈牧马舞》及黎族舞《草笠舞》等[3][4][5]

历史起源

有关民族舞的起源的传说,最早出现、流传度最广的是“神授说”,即民族舞是由神仙传授或赐予的。《吕氏春秋·仲夏记·大乐》对此有所记载:“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b]流传下来的上古神话中,也提到大禹之子夏启于天帝处做客,偷偷将天宫歌舞《九歌》《九韶》带来人间的说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