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囊肿是肾脏的囊性病变,是肾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单纯性肾囊肿最多。肾囊肿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病率逐渐上升。单侧或双侧发病,可以单发或多发。大多数的肾囊肿没有症状。肾囊肿的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预后与多方面因素有关,早期、规范治疗,有利于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1]
病因
单纯肾囊肿不是先天性或遗传性肾脏病,而是后天形成的。一般认为,单纯肾囊肿来源于肾小管憩室。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管憩室越来越多,到90岁时,每条集合管憩室数可达三个,因此可以解释单纯肾囊肿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趋势。囊肿可以为单侧或双侧,可以为一个或多个。一般位于皮质深层或髓质,直径一般2cm左右,也有直径达10cm的囊肿。显微镜下囊壁被单层扁平上皮覆盖。囊肿内容物与血浆滤出液类似,囊液更新率高达每天20次之多。肾囊肿的病因非常复杂,与多种因素有关。可能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管的堵塞, 局部尿液潴留,继而形成囊肿。肾囊肿的危险因素如下:年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肾囊肿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肾功能衰竭,长期行血液透析者。 症状
大多数肾囊肿没有症状,常在体检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少数人有腰痛,腹部不适,胀满等非特异性的症状。轻微的腰腹部胀痛不适,上腹部胀满等。囊肿合并感染或者囊内出血时,出现腰腹部剧烈的疼痛,可伴有恶心等消化道症状。有肾囊肿的患者比无肾囊肿的患者有较高的血肌酐水平,而且囊肿数量越多,血肌酐水平越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