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南巡始于乾隆十六年(1751年),分别在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和1784年,共计六次。[1][5] 经济的繁荣最直接的表现是城镇的繁荣。远古时地域狭小,诸侯国有百里的封疆,已是极致。而清代一县就有百里,可见清代城镇的兴盛,经济的繁荣。[6]在文化上,乾隆采用“宽严并济”的执政理念,限制人们的言论自由的同时又采取怀柔政策。[5]康乾时期河患频仍,对清朝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稳定有较大影响。[2]在此背景下,两淮地区官员多次上书请求乾隆南巡。[7]乾隆皇帝的历次南巡都是从北京出发,陆路兼水路方式途径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