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兰战役(英语:Invasion of Poland;波兰语:Kampania wrześniowa[2][1][4])是指纳粹德国、苏联和斯洛伐克共和国对波兰发起的联合战役。[5]纳粹德国入侵波兰开始于1939年9月1日,是德、苏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一周后,也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批准该条约的一日后;苏联出于对1921年签订的《里加和约》的不满,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在1939年9月17日从东面对波兰发起进攻,占领寇松线以东的西乌克兰与西白俄罗斯;10月6日,此战役宣告结束。波兰战役的打响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帷幕。[6] 1939年8月31日晚,一队穿着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军人员在位于波兰边境格莱维茨(今波兰格利维采)的德国电台内伪造了一场波兰军队的进攻,并以此事为由对波兰宣战。[2][7]9月1日破晓,德军共投入了44个师,其中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1939架飞机,2800辆坦克,共计88.6万人,如果算上预备队则兵力为62个师,160万人,分为北、西、南三路进入到波兰境内,在战斗机以及坦克的掩护下对波兰发起了猛攻。德国空军部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了制空权,并对波军的军火库、铁路、桥梁等设施展开了持续不断的轰炸。[2][7]波兰并未及时进行战前动员,因此面对德国的大举入侵,波兰军人并未全部集结。9月6日,波兰统帅部已经无法发动任何影响战局的进攻。波兰军队后撤,并准备依靠桥头堡进行长期防御,等待英、法两国的支援和救济。[8]9月17日,苏联红军进攻波兰,波兰军队无法进行两线抵抗,于10月5日在科茨克投降。[2] 波兰战役期间,德军死亡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余人。波兰军队死亡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联红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战役结束后,波兰国土被德国、苏联瓜分,大约170万波兰人民被押送至西伯利亚、俄罗斯极北地区的集中营。除此之外,德国建立了近600多处刑场,并在其占领的波兰领土内划分了“总督辖区”(Generalgouvernment)。在总督区,德国建立了上千个集中营。1940-1950年间,死在集中营、刑场、总督辖区的波兰人超过400万人,犹太人近500万。德国、苏联的先后入侵使得波兰政府无力抵抗,波兰总理瓦迪斯瓦夫·埃乌盖纽什·西科尔斯基带着波兰政府的主要官员逃亡到英国,成立了波兰共和国流亡政府。此次战役中,流亡政府在人员调配及向盟国寻求援助等方面起到了作用。波兰战役是一场经典的闪电战成功案例,它的成功极大增强了德国妄图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局的信心。波兰战役被称为“1939年保卫战”或“1939年九月战役”,西方各国称为“波兰战役”,德军作战代号为“白色方案”。[9] 战争背景
凡尔赛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