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野犬(学名:Lycaon pictus)为犬科非洲野犬属的唯一种,别名非洲猎狗、彩狼、三色野犬[2][3]。其曾经广泛分布于非洲大陆,但后来在非洲西部几乎绝迹,在非洲中部和东北部的数量也有所减少。博茨瓦纳、坦桑尼亚和津巴布韦为近一半的非洲野犬野生种群提供了栖息地[8][4],非洲野犬多栖息于草原、山地疏林草原和开阔林地[5][7][4]。 成年非洲野犬的体长为75-110厘米,体重18-36千克,身体瘦削,腿长且肌肉发达。其每只脚上有4个脚趾,这是非洲野犬与其他犬类动物最大不同的地方。非洲野犬的皮毛上混杂着黑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其额头上一般都有一道黑色的竖线[7][2][4]。非洲野犬喜群居,具有严格且复杂的种群等级制度,内部分工明确,其群体中有一对雌雄首领,并通常垄断繁殖。非洲野犬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捕猎,也可以单独捕猎,其主要通过视觉而不是嗅觉来寻找猎物,倾向于捕食体重约为自身两倍的哺乳动物,有时会捕食体型较大的动物,主要通过气味、声音和姿势等方式进行交流[7][9][4]。 非洲 野犬濒危的主要原因包括栖息地减少、动物间的竞争和疾病的侵袭[5]。从1986年起,非洲野犬就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2012年,其被列为濒危(EN)物种。非洲野犬正处在灭绝边缘,自然界中仅存两三千只。为有效保护非洲野犬的种质资源,阿根廷动物学家西莱罗-祖比利等人为非洲地区的非洲野犬制定了保护策略框架,包括改善人类与非洲野犬之间共存环境、鼓励土地的合理规划使用等[5]。 命名
非洲野犬的学名为“Lycaon pictus”,意为“彩绘或华丽的狼”,也有人将其称为“三色野犬”和“彩狼”,这是因为非洲野犬的皮毛比较花哨,混杂着黑色、黄色、白色等多种颜色[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