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阁

湖北鄂州一座建在长江中的庙宇
观音阁,又称“龙蟠矶寺”,是湖北鄂州一座建在长江中的庙宇。观音阁位于湖北省 鄂州市区小东门外的长江中,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6][4]观音阁始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由当时的武昌[a]行政长官铁山在宋代小庙的基础上,垒石成台创建而成。明嘉靖六年(1527年)观音阁毁损后,知县许穑卿重修并有增建。因为长江洪水多发,明、清及民国时期多次修[][1]
观音阁建在一块巨大的礁石——龙蟠矶上,是典型的木框架结构亭阁式建筑。[7]阁内有一亭三殿二楼,分别是观澜亭、东方朔殿、观音殿、老君殿、纯阳楼和寅宾楼,总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4][1]观音阁历史悠久、构筑精巧,是一座融儒、释、道三教文化于一体、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结合的综合古建筑群。从巴蜀吴淞口长江中仅此一阁,被誉为 “万里长江第一阁”[6][1][8]小蓬莱”。[9]
2006年观音阁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015年起,鄂州市对观音阁进行全面修缮,并增设了电力及技防设备,观音阁呈现出全新的状态。[1][8][10]但因观音阁地理环境特殊,目前暂不对公众开放。[6]

地理环境

观音阁位于鄂州市区小东门外长江中的龙蟠矶上,距离市中心约1公里,[4]距离岸边约200米。[7]东经114°53', 北纬30°04'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长江水量丰沛,汛期时间长,平均情况下,每年5-10月为汛期,2-3月为枯水期,年平均水位17.20米,年平均流量为23800立方米/秒。[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