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

蜀汉时期诸葛亮作品
1
4
《出师表》写于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中原之前。
文中告诫和劝勉刘禅只有“亲贤远小”,才能修明政治,“修复汉室”,表达了作者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情感和完成先帝遗愿,收复国土的决心。文章用笔平实,对仗工整,情真意切,表达了诸葛亮蜀汉政权的一片赤诚以及对后主的谆谆教诲。[1]
《出师表》树立了诸葛亮忠君,廉洁,爱民的道德楷模形象,成为历代文人骚客歌咏的对象。诸葛亮也使得《出师表》超出了其文本价值,变成了中华文明史上的经典。[1][2]

名称由来

章表等公文是从书奏演化而来,“汉定礼仪,则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议。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3]古代公文中,“表”除了陈情,还有荐举,谢恩,让爵劝进等作用。《出师表》应属于陈情一类,表达诸葛亮对后主的忠诚与劝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