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鳞目(Squamata),爬行纲下的一目,分为 蜥蜴亚目(Lacertilia)和蛇亚目(Serpentes )。其中 蜥蜴亚目(Lacertilia)分为10 科41 属189种[4],约3800种;[2]蛇亚目(Serpentes )分为13 科72 属239 种,[4]约3200种。[2] 有鳞类动物是陆地脊椎动物种类最多的类群之一,包括现今蛇和蜥蜴在内的动物类群。[5]体形一般细长,被覆角质鳞片。头骨具特化的双颞[niè]孔,下颞孔下缘膜性硬骨丢失,将方骨露出,因而方骨可动。椎体双凹或前凹型。[2]颞区有上、下两个窝,由眶后骨与鳞骨合成骨弧所隔开。但通常下方的方轭骨弧消失,因而下颞窝是开放的。由于方骨下端游离,头骨和下颌间的关节活动性较大。脊椎骨一般为前凹型椎体,偶有双凹型者;骶[dǐ]椎常为2枚; 肋骨为单头。四肢发达或退化消失。端生齿或侧生齿。泄殖肛孔横裂。雄性有一对交接器,称半阴茎。卵生或卵胎生。[6] 分布在南纬52°与北纬64°之间 ,[6]主要在 欧、 亚、非、美洲和大洋洲。[2]是现存爬行动物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6] 截止2023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报告中,有鳞目有902种已灭绝(EX),84种野外灭绝(EW,)9251种被列为濒危(CR),16364种被列为近危(CT)。[7]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 —— 脊椎动物卷(2020)中,有鳞目有13种被列为极危(CR)、23种被列为濒危(EN)、77种被列为易危(VU)、114种被列为近危(NT)。[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