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八路诸侯-抖音百科
十八路诸侯是指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对抗权臣董卓而组成的一个反董联盟,因其由十八人为主要领导而得名,这个联盟的成员包括了当时东汉末年各地的诸侯和英雄人物。[1] 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残暴统治。关东各地方长官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组建了十八路联盟,十八路诸侯分别控制着中国的不同地域,拥有一定的实力和影响力。这些诸侯包括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2] 十八路诸侯联盟成立之后,旨在推翻董卓的统治。在讨伐董卓的过程中,诞生了许多经典的剧情,如虎牢关之战、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王 允巧设美人计,但同时这些剧情也暴露了联军内部存在着权力争斗和利益分配的问题,为后续群雄割据埋下了伏笔。[2][3][4] 此外,在十八路诸侯联盟过程中,将《三国演义》的主要角色性格跟品格都进行了细致刻画,如曹操的奸诈、刘备三兄弟的忠勇、袁绍跟袁术两兄弟的鼠目寸光。并对各方势力与情况进行了详细描写,将整个各方豪杰以及天下大势的情况都具体展现。[5][3]这使得十八路诸侯成为了《三国演义》的重要的转折点,几乎为整个汉末三国剧情奠定了基础。不过据史书中记载讨伐董卓的联军并非共有十三路,小说是根据历史事件进行的二次创作,并不完全反应真实历史。[6] 形象设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