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大屠杀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日本的暴行
旅顺大屠杀,发生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在1894年11月21日至11月24日,日本攻陷辽东半岛,在旅顺进行的屠杀事件,死难者高达2万余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屠杀。[1]
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猛涨与日本的封建弊端形成尖锐矛盾,国内爆发出经济危机,日本国内为了缓解这种危机,决定对外发动侵略战争,日本政府已经准备好了战争的一切,只差一个战争理由。[2]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以种种借口陆续向朝鲜出兵一万多人,而朝鲜农民战争也成为了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2]1894年7月25日,日本不宣而战。1894年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1894年11月21日,日本占领旅顺,21日至24日,日军在旅顺进行了四天三夜的烧杀抢掠,死难数高达2万人。[3]
事后日本对旅顺大屠杀矢口否认,但有记载的史料证明旅顺大屠杀事件是真实存在的,且真正死亡人数是日军所公布的两倍。[4]日本千方百计想要掩埋的真相被众多参战者记录下来的事实暴露在大众眼前,而日本却对此事件没有任何的做法,甚至在公开场合也采用模棱两可的回答,企图将事实不了了之。[5]

事件背景

国内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