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黔军-抖音百科
黔军,是民国西南地区主要军事集团,因势力盘踞于贵州一带,又称贵州军阀[4]。黔军集团按照地域势力更迭可划分为兴义系与桐梓系两派,兴义系以贵州兴义地方豪强刘氏家族为主导,刘显世为兴义系军阀鼻祖。桐梓系集团则以周西成为鼻祖,于1924—1935年前后间把控西南边陲[5]。 1840年鸦片战争后,清朝固有的封建专制制度遭到严重冲击[6],道光咸丰年间 ,贵州农民起义不断,黎平知府胡林翼上书督抚,建议组办团练,以维持在贵州的统治[7]。团练的创建促使贵州地方势力迅速膨胀,兴义刘氏一族成为初期贵州地方权力体系的主导,黔军体系初步成型[8]。 民国初期,贵州省革命党人张百麒借辛亥革命之风掌握贵州军政大权,集结军队,为黔军雏形。后因革命党人经验不足,以刘显世为首的贵州封建团练势力入主贵阳,黔军兴义系军阀渐兴[4]。武昌起义时期滇军入黔,此时黔军发展主要依靠滇系军阀。后期因袁世凯复辟,贵州地区的滇军首领唐继尧被委任云南要职,滇军势力被大量调出贵州,兴义系黔军势力得以再度发展。但因兴义系军阀封建特性难以消除,黔军中受民主革命等思想熏陶的军官将士不满旧兴义系军阀的诸多举措,在黔军内部形成新兴义系军阀集团,以王文华为首开始与旧兴义系展开斗争[9]。而至西南军阀混战时期,以周西成为代表的桐梓系集团正式出现,逐渐取代新兴义系军阀而掌控黔军内部大权[10]。但桐梓系集团因地域、封建色彩浓厚,内部矛盾被蒋介石所利用,利用政治分化等举措逐渐消磨黔军集团对贵州的控制。1935年蒋介石对贵州黔军势力展开大清洗,黔军势力集团丧失了对贵州政权的控制,势力日趋衰微[11]。 黔军兵员主要来自招兵[12],大致有师、团、营、连等不同军队编制[10]。而在兴义系与桐梓系统治时期,二者均代表贵州大地主阶级利益,其封建特性难以忽视[13],又因黔军地处贵州,土地贫瘠,经济发展困难,因此黔军集团不得不始终依靠于川、滇等军事集团[14]。黔军势力整体对当地民生裨益较少,存在兵匪不分,兵患甚于匪患等问题,严重危害正常社会秩序运行[15]。但在黔军集团的统治下,贵州的教育机构逐渐完善,各类教育学校缓慢发展,交通通讯事业也日趋近代化[10]。 创建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