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宫

法国世界文化遗产
1
4
凡尔赛宫(Chateau de Versailles)始建于1624年,[2][7]位于法国巴黎西南郊外伊夫林省凡尔赛镇,是法国世界文化遗产之一。[8]凡尔赛宫占地面积为111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园林面积达100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的宫廷建筑综合体之一,由正宫、大花园、大运河、三条放射形大道、大特里亚农宫等部分组成的巨大建筑群。它是巴黎著名的宫殿之一,也是世界五大宫殿之一(中国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在世界宫殿体系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9][10][11]
凡尔赛宫的历史始于1624年路易十三建造的狩猎小屋,路易十四时期(1661-1715年)不仅将贵族转移到凡尔赛宫,而且还将行政主体转移到凡尔赛宫,并将其扩建为政治中心,1682年起成为法国宫廷与政府驻地。[12]18世纪末至19世纪随着法国王室的衰落和革命的爆发,凡尔赛宫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动荡,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宫殿被愤怒的群众洗劫和破坏。[13][14]1837年,奥尔良王朝的路易·菲利普国王将凡尔赛宫修复并改造为“法国历史博物馆”。[13][14]
凡尔赛宫可分为宫殿区、大花园、三条放射形大道3个区域,其整体建筑风格为古典主义风格,内部装潢则以巴洛克风格为主,[15]少数厅堂为洛可可风格。[16]顶部采用平顶形式,显得端正庄严。宫殿墙壁以米黄色为主,正立面穿插了一些红色的墙砖,屋顶为灰色,外壁上端的大理石人物雕像造型优美,栩栩如生。[17][18][19][20]凡尔赛宫主要景点有镜厅、战争画廊、国王套房、庭园等。凡尔赛宫仍保存着1400余座喷泉、80公里输水管道系统,以及法国最完整的17-18世纪皇室生活场景。主要文物涵盖壁画、家具、装饰品等,主要有壁画《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加冕礼》、家具“法国王后椅”等。[2][21]
1710年凡尔赛宫被法国贵族院评为“贵族院会议厅”。1752年凡尔赛宫被法国国王路易十五评为“法国国家博物馆”。1979年凡尔赛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被誉为“欧洲宫廷文化的巅峰代表”。[6][22]2000年凡尔赛宫庆祝了其300周年纪念,并被法国政府授予了“法国文化遗产”的称号。

历史沿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