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之战

二战期间著名空战
不列颠之战(英语:Battle of Britain;德语:Luftschlacht um Englan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0年7月至1941年5月纳粹德国英国发动的空战,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决定性战役之一[1]新西兰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等国空军参战,美国志愿者组成的“飞鹰中队”(Eagle Squadrons)参战。[5]
按照德军各个时期不同的战略重心,不列颠之战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以击败英国空军、夺取制空权和全面轰炸英国本土为主要目标;第二阶段以轰炸英国东南部空军基地和南部飞机制造工厂为主要目标,以削弱英国对德军空袭时的抵抗能力,减少德军的战损;第三阶段,由于柏林遭到空袭,希特勒(Adolf Hitler)遂下令放弃轰炸英国飞机制造工厂,将主要精力放在空袭伦敦,破坏英国首都等核心地区经济,瓦解英国军民斗志上面;第四阶段则以瘫痪英国经济和贸易命脉为目标,展开对英国主要工业城市和港口的空袭。[3]在整个不列颠之战期间,德国先后共出动了46000多架次飞机,投弹6万吨,炸死炸伤英国军民86000余人,破坏100多万栋建筑物。但是由于英国采取了坚决而有效的措施,共击毁德国飞机1733架,并使德国损失了6000余名飞行人员;英国自己仅损失飞机915架、飞行员414名。德国对英国的空袭遭到失败,最后希特勒不得不放弃了进攻英国的“海狮”计划[1]。1941年5月,随着德军在东线的战争准备完成,德国空军的主力被悉数调往苏德前线,对英国的战略空袭也完全停止,英国赢得了不列颠之战的胜利。[6]
不列颠之战是人类战争史上首次空战战争,它证明了战略性的大规模空袭将直接影响战争的进程,显示出制空权现代化战争中的重要地位,并证明了防空的战略意义[7]。作为不列颠战役的胜利方,英国得以保存下来,并把德军拖入了致命的长期持久战,而且成为日后英美反攻欧洲大陆的跳板,使德军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7]

战争背景

敦刻尔克大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