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

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
现金流量表(英文名:Statement of Cash Flows),在1987年被正式提出,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1][2][4]
现金流量表所表达的是在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和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形。现金流量表从内容上看,可划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4]其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5]
现金流量表具有弥补资产负债信息量的不足,帮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盈利质量,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等优点。但是,现金流量数据也存在着受单个事件影响较大,无法准确揭示企业盈亏、不能反映企业还债能力的真实情况等缺点。[6]现金流量表可以现金的流入和流出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的动态情况,反映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状况。通过现金流量表,经营者可以了解企业现金收支情况和现金压力、利润盈亏以及各种业务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等。对于投资者来说,可以通过此表评价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投资发展潜力等。对于债务人,可以通过此表评估企业清偿债务的能力,保证财产安全。对于监管者来说,现金流量表可以帮助监控企业的资金链,方便监控数据[7][6]

定义

现金流量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一般是月/季度)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是以收付实现制[a]为原则,将权责发生制[b]下的盈利信息调整为收付实现制下的现金流量信息,便于信息使用者了解企业净利润的质量的报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