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

中国湖南省境内河流
[]罗江(英文名:Miluo River),属洞庭湖水系[1],是洞庭湖水系中仅次于湘、资、沅[yuán]、澧[lǐ]的第五大水系[6]。汨罗江位于湖南省东北部,发源于湘鄂赣交界幕阜山黄龙山,流经湖南岳阳市平江县汨罗市,注入洞庭湖[1][2]。经纬度介于东经112°51'~132°31'、北纬28°25'~29°06'之间[1]。汨罗江全长253.2千米,流域面积5543平方千米[6]。其中平江县境内长192.9千米、汨罗市境内长61.5千米。主要支流有昌江河、止马河、车对河、钟洞河、木瓜河等[4][5]
汨罗江位于新华夏系巨型第二沉降带的汨罗-湘阴断裂盆地内[7]。汨罗江流域地貌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流域西滨洞庭湖,东、北两面以幕阜山黄龙山新墙河流域分界,南面以连云山捞刀河流域分界。地势东南部和东北部高,西南部低[4]。汨罗江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汨罗江生态环境多样,森林覆盖率达40%,拥有国家保护动物大鲵(娃娃鱼)、江豚(江猪)[8]
汨罗江是中国端午文化的源头,是龙舟之乡[2]。诗人屈原曾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杀,著名诗人余光中曾来到汨罗江畔祭祀屈原,诗中写道:“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为纪念屈原,当地政府建立了屈子文化园、屈子祠等文化旅游景点[9]

命名

汨罗江的“汨罗”名字来源于《一统志》的解说。在《屈原贾生列传》集解、索隐曰:“汨水在罗,故曰汨罗。”这一句解说的缘由是汨水在罗地的关系,所以把此地的汨水名为“汨罗”。关于汨水的最早出处是屈原《怀沙》“浩浩沅湘,分流汨兮。”由此说明“汨罗”是贾谊读了屈原沉江前的绝笔之作《怀沙》后,将屈原自己写的汨水加上汨水所在之地的罗而重新命名河泊潭为“汨罗”,用来纪念屈原,司马迁认同他的命名,再将“汨罗”书于国史[10]。清光绪年间建设粤汉铁路,1918年在罗城西设立汨罗火车站,将汨罗水名首次变成地名,民国时则将汨罗江标注在平江后,取代了清代罗水汨水标注,将汨水、罗水合成了一条平江[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