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

日本飞鸟时代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
1
2
圣德太子(日语:しょうとくたいし,574年2月7日~622年4月8日)[a]日本飞鸟时代的皇族、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和日本佛教奠基人,是日本历史上一位具有重大的政治、宗教和文化影响力的政治人物之一,[3]后世称上宫法王或法主王。[2]
圣德太子于敏达天皇三年正月初一(公元574年2月7日)出生在日本,[3]本名厩户,父亲是用明天皇,母亲是穴穗部间人皇女。[6]推古天皇继位后,圣德太子与苏我马子共同执政。执政期间,圣德太子在政治、宗教和文化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即“圣德太子改革”(推古朝改革),其间制定了《宪法十七条》和“官位十二阶”制度,意图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7]同时派遣留学生前往中国学习,与隋朝交往甚多。圣德太子笃信佛教,被称作“日本佛教始祖”,修建了著名的法隆寺四天王寺等多座寺院,撰有《三经义疏》《国记》《天皇记》。[8]公元622年4月8日,圣德太子于斑鸠宫病逝,享年49岁。[9]
圣德太子是日本佛教的始祖和伟大的政治思想家,[10]他的改革举措为后续日本封建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日本一步步从原始的奴隶社会走向古代文明社会,引领了日本历史文明进程。[4]在其摄政下,飞鸟时代进入文化鼎盛期,为大化革新准备了思想条件,他创建的哲学思想为日本人广泛运用,是日本民族崛起的原动力。[11]

人物生平

幼好释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