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

中国西南、东南亚一带的族群
彝族是位于中国西南、东南亚一带的族群,中国境内彝族人口达9830327人(2021年),[1]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其水电、矿产资源丰富,农业、牧业、林业各具特色。彝族有自己的共同语言,彝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受历史迁移与政治区域划分的影响,彝语之下又形成了北、东、南、东南、西部及中部六个不同的方言。[2]彝族有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字,彝文属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汉史书中称之为“[cuàn]文”“罗罗文”,此为老彝文,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便于民族识别,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曾对彝文进行整理,对彝文字加以规范,进而推行使用。[3][4]
关于彝族的来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学术界对此比较一致的看法为彝族主要来源于古羌人,[5][4]先秦时期在洱海地区建立了以彝族为主体的第一个地方民族政权——古莽国。秦汉时期彝族先民部落在汉史籍中被统称为西南夷,[6]汉初在滇池附近设益州郡,彝族先民为“滇王”所统治,彝族先民亦建立了夜郎国古滇王国哀牢国等地方民族政权。魏晋时期,彝族先民居住的地区被称之为南中,爨氏曾于此称雄并最终为彝族等土著居民所同化,因而史书中这一时期的彝人被称作“爨人”。唐宋时,皮逻阁曾于783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奴隶政权,902年南诏灭亡,段思平建立大理政权,云南彝区走向了封建制。元明清时期,中原王朝在彝区先后推行土司制度、“改土归流”,在加强对彝区直接控制的基础上促进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彝区的地主经济进一步发展。鸦片战争后,彝族人民也深受苦难,为反抗剥削压迫,彝族人民英勇抗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彝族人民投入到新的革命斗争之中。[7][4]
新中国成立以后,彝族人民摆脱了封建制和奴隶制的枷锁,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经济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彝族人民聚居区及彝族与其他民族杂居区先后建立了3个彝族自治州,以及19个自治县,并通过兴修水利、兴建铁路,促进了彝族地区农牧业、交通业、商业的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彝族人民生活水平和人民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8]
彝族的宗教信仰是一个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相信万物有灵,集自然、图腾崇拜为一体的宗教信仰体系。[9]在千百年来与其他民族交错杂居的过程中,彝族宗教信仰也吸收了佛、道、儒的许多因素,近代以后外国传教士的大量来袭,天主教广外传播,部分彝民也开始信奉天主教。[10][11]彝族亦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当前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并以畜牧业为辅。[12]其民族服饰受居住地自然环境与发展水平的影响,质地、款式、纹式等均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大体可分为凉山乌蒙山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等六大类型。彝族人民亦在适应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了富于特色的各式民居,分不同的地区主要有“瓦板屋”“土掌房”“干栏式住宅”等民居。[13]饮食方面以土豆、玉米、大米为主食,副食包括肉食类、饮料类、豆类、调料类,酒在彝族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其节日庆典有彝族年火把节、插花节等,同时彝族也庆祝春节汉族传统节日。彝族的民族艺术丰富多彩,歌舞、戏剧、工艺、绘画独具特色,文学作品享誉世界。[4][14][15][16][17]

族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