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小云

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1
4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1976年4月19日),原名尚德泉,字绮霞,[4]后从孙怡云学艺,改名小云,[5]出生于北京,祖籍河北南宫县(现在的河北南宫市 [4]祖隶汉军旗籍,[1]是著名的京剧艺术大师,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派”创始人。[2]
尚小云1900年1月7日在北京安定门内法通寺(今华丰胡同)一大院内出生。5岁读私塾,7岁入北京“三乐社”科班,初习武生[1]艺名“尚三锡”,[6]后改正旦,以演青衣戏为主,拜孙怡云为师后,改艺名“小云”。后师从陈德霖王瑶卿等名家,学有所成。[7]新中国建立之后,任北京市尚小云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陕西省京居院院长、中国戏曲学校艺术顾问等职,为社会主义戏曲事业做出了贡献。[8]1914年,尚小云被北京《国华日报》评选为“第一童伶”。[9]同时,尚小云还重视戏曲教育事业,[10]1936年,他创办的荣春社科班,培养了不少京剧演员,传人有雪艳琴(黄咏霓)、赵啸澜黄玉华梁秀娟杨荣环尚长麟等。[6][11]1976年4月19日3时,尚小云因医治无效逝世。[12]
尚小云唱腔刚健洪亮,爽朗有力,[5]创造了声情并茂,歌舞兼长,文武并重,唱腔清新,舞姿优美的“尚派”艺术。[10]他一生排演、改编了大量京剧作品,主要有《雷峰塔》《珍珠扇》《花蕊夫人》《鞭打芦花》《摩登伽女》《相思寨》《北国佳人》等,对我国京剧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3]1959年,尚小云任陕西省剧协常务理事。[13]1962年西安电影制片厂为他拍摄了彩色艺术影片《尚小云的舞台艺术》。[10]

生平经历

初进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