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水平测试

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的口语考试
普通话水平测试(英文:PUTONGHUA SHUIPING CESHI,简称:PSC),是中国国家级通用语测试,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的规范程度、熟练程度的口语考试。考试形式为口试。[1]
1986年1月,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的主题报告《新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正式把普通话水平测试纳入国家语言规划的工作范畴[4]。1992年,由中国语委牵头订立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印发各地试行。该《标准》把普通话水平划分为三个级别(一级可称为标准的普通话,二级可称为比较标准的普通话,三级可称为一般水平的普通话),每个级别内划分甲、乙两个等次。[5]
普通话水平测试正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施行始于1994年。1994年10月30日,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颁发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普通话等级证书(样式)》。自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在全国各地全面展开。[2]
2022年11月,中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了《中小学生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及测试大纲》(试行),并于2022年12月15日起实施。[6]

发展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