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尔诺贝利事故-抖音百科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事故(俄语:Авария на Чернобыльской АЭС,乌克兰语:Чорнобильська катастрофа,英语:Chernobyl nuclear disaster),是1986年4月26日发生在前苏联统治下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核子反应炉破裂事故。该事故是世界范围内最严重的核事故之一,属于国际核事件分级表7级(特大)事故,[5]所释放出的辐射剂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广岛原子弹爆炸的400倍以上。[6]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UTC+3),乌克兰普里皮亚季邻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厂的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连续的爆炸损毁了反应堆建筑,近520种危险的放射性核素释放到大气中,[4]这些放射性烟羽飘散到核电站场区外大面积区域,一直持续到1986年5月4日。[7]爆炸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8]事后前苏联政府动员了约60万人完成事故后续的恢复行动,这60万名“清理者”受到了高剂量的核辐射。事故火灾扑灭后,为防止反应堆核心内的高温铀[yóu]与水泥融化而成的岩浆熔穿厂房底板进入地下,前苏联政府派出大批军人、工人,修建了钢筋混凝土的“石棺”,将炸毁的四号反应堆彻底封闭起来。[5][4] 这次事故对当地乃至全球生态造成了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核污染扩散至前苏联大部分地区,白俄罗斯、乌克兰和俄罗斯三个国家受到核辐射的人口将近840万,此三个国家受到核污染影响的领土面积约为15.5万平方公里,近40.4万人被重新安置,造成经济损失超过两千亿美元(已计算通货膨胀)[9],是近现代历史中代价最大的灾难。[10]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中心半径30公里内的大片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领土至今仍被两国政府列为管制区。[11]同时,该事故也引起了全世界对于前苏联核电工业上的核能安全顾虑,并减缓了一系列的核电工程进度,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12]。自1986年以来,联合国机构和主要非政府组织针对切尔诺贝利事故推出了230多个研究和援助项目,包括住房建设、社会心理康复、经济恢复、环境、清洁食品生产和信息提供等。[4] 事故背景
核应用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