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兑

战国时期赵国权臣
李兑,即奉阳君,战国时期赵国权臣,李耳的四世孙。[1][2]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传国于少子何,是为赵惠文王。后四年,公子章(武灵王长子)不服,与其相田不礼作乱,他与公子成起四邑之兵平乱。公子章败后,逃入主父(赵武灵王)所居沙丘宫,他又与公子成围沙丘宫三月余,主父饿死。后李兑以功升司寇,专国政,继任相国,封奉阳君。赵惠文王十二年(前287年),李兑与苏秦发动赵、楚、魏、韩、齐五国攻秦,迫使秦废西帝称号,归还部分所侵赵、魏之地。[3]

人物生平

兵围主父

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赵武灵王传位于太子赵何,是为赵惠文王。他则自称为主父。赵武灵王之所以这样做,是希望自己的儿子与自己分别负责国内的政治和军事,自己可以全心专注于赵国激烈的对外军事斗争。经过三年的听政,赵王何已经很懂得治国的道理了。但是,相貌秉性更像自己的公子章在朝见弟弟赵王何时的萎靡颓废让赵武灵王十分痛心。
赵惠文王四年(公元前295年),赵武灵王打算把代郡分给公子章,让公子章也称王。这个想法的背后是赵武灵王要收回赵王何的实权,重新亲掌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