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钡矿(英文:Witherite)也称毒重石(碳酸钡[bèi]-BaCO3),主要成分为碳酸钡,分子式为BaCO3,是除重晶石(BaSOBa4)外,自然界另一种主要含钡矿物[3]。通常在低温热液环境中形成,全球储量较为稀少,与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方铅矿等伴生,亦可在地表由于碳酸水溶液作用于重晶石而形成碳酸钡矿。[2]呈无色、乳白色、灰色、浅黄色、绿色、至浅棕色。比重为4.3,硬度为3-3.5(摩氏硬度)。它在长波和短波紫外光下发出浅蓝色荧光,在短波紫外光下发出磷光。[4]具有密度大、折射率高、能够吸收X射线和γ射线等特性。[6]产地包括:中国、美国伊利 诺伊州、英国诺森伯兰郡、加拿大安大略、土库曼斯坦[7]、德国和波兰等。[6] 碳酸钡矿用于提取钡和钡化合物等,工业用途广泛,主要用于钢铁,玻璃,颜料,搪瓷,油漆,橡胶,涂料,焊条,烟 火,电子等工业及制造钡盐。[1] 碳酸钡矿以英国(植物学家、地质学家、化学家、医生)威廉·威瑟林( William Withering,1741-1799 年)的名字命名,他于 1784 年发表了关于这种新矿物的研究。他可以证明重晶石和新矿物是两种不同的矿物。[8] 主要特性
矿物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