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1369年-1429年),[1]小字为九江,盱眙人(今江苏盱眙),明太祖朱元璋外甥李文忠之长子。[2] 李景隆从幼时开始精通典故,明太祖极为看重他。洪武十九年(1386年),李景隆 袭爵曹国公,多次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地练兵,[3]掌管左军都督府,并担任太子太傅。建文帝即位后,李景隆又因为是皇帝心腹而颇受重用。建文帝初年(1399年),李景隆曾协助建文帝削周藩。之后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李景隆被建文帝任命为大将军前往镇压,同年十一月,朱棣回师北平,与李景隆在郑村坝会战,李景隆军大败,被夺职召回。建文四年(1402年),李景隆与兵部尚书茹瑺、都督王佐至燕王军营请和,被朱棣拒绝。不久,燕军攻至金川门,李景隆与谷王朱橞开城门,迎燕师入城,南京陷落。燕王朱棣称帝后,对李景隆极为看重。永乐二年(1404年),李景隆受到了朝中臣子的接连弹劾,弹劾他有谋反之心。于是皇帝下令夺去李景隆的爵号,没收其财产。李景隆曾绝食十天却没有死,死于永乐末年。[2] 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屡战屡败,导致朝廷军队覆灭数十万人,[4][5]最后燕王朱棣兵临南京城下,李景隆不但不坚守南京城,还开城迎降,致使南京城失守,直接葬送了建文朝廷。[6][2][7]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