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川区

韩国首尔特别市的一个区
阳川区,地名,是韩国首都首尔特别市的一个区。其名称最早可追溯至高句丽时期,历经多次更名,最终在高丽忠宣王2年(1310年)正式定名为“阳川”。这一命名源于该地区阳光充足、溪水清澈的自然环境,寓意为“阳光明媚,清澈小溪流动的美丽地方”。[1]

历史沿革

阳川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高句丽时期的齐次巴衣县。随着历史的变迁,其名称和行政归属也经历了多次变化。统一新罗景德王16年(757年)为栗津郡孔严县,高丽成宗14年更名为杨广道孔严县,显宗9年(1018年)又更名为水酒郡孔严县。在行政区域变更过程中,还曾改称为阳原、阳平、巴陵、齐阳等。直到高丽忠宣王2年(1310年),才正式命名为阳川。1914年,阳川区合并于金浦郡;1963年,被编入首尔特别市永登浦区;1988年1月1日,从江西区分离出阳川区,并因实施地方自治制成为自治区。[2]

地名由来

“阳川”这一地名的由来,主要源于其地理环境和自然特征。据历史记载,阳川区周围没有高山,阳光照射充足,溪水清澈。因此,“阳川”之名寓意着“阳光明媚,清澈小溪流动的美丽地方”。画圣谦斋郑敾曾在阳川县担任县监,他的画卷中就有对阳川区美景的描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