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振勋

近代华侨资本家
1
4
张振勋(1841-1916),男,近代华侨资本家。字弼士,号[xiè]。广东大埔人。[1][2]
张振勋出生于1841年,18岁时独自前去南洋打拼,他从1866年起先后开办裕和、亚齐、笠旺、万裕兴垦殖公司,东兴矿务公司,广福、裕昌轮船公司等,成为南洋巨富。1892年后历任清政府槟榔屿首任领事、新加坡总领事、中国通商银行总董、粤汉铁路总办、佛山铁路总办。1894年后在国内投资兴办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广厦铁路公司、广西三岔银矿、惠州福兴玻璃厂、雷州垦牧公司等。1903年获赏侍郎衔,三品京堂候补。北洋政府期间,张振勋被任命为总统府顾问、工商部高等顾问及南洋宣慰使。1914年,张振勋被选为约法会议议员,获赏二等嘉禾勋章,次年,他任参政院参政。[3][4]张振勋主张抵制洋货,以商战收回利权。[1][5]1915年,张振勋率中华游美实业团访问美国,与美国实业界达成合办中美银行和中美轮船公司的合作协议。[6]
1916年9月,张振勋在印尼巴达维亚病逝,享年75岁。张振勋是清末民初时的爱国侨领,是实业救国的先驱,他被美国人称为“中国的洛克菲勒”。并被《美国历史杂志》选为封面人物,成为第一个登上国外杂志封面的中国企业家。[1][2]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