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杯是由中国文化部主办的国内最高规格的青少年舞蹈大赛,也是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的子类奖项文化艺术院校奖的重要奖项之一,[1]被誉为“中国舞蹈界的奥斯卡奖”。[3]2012年,桃李杯舞蹈比赛暂时停办,[4]2015年,在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中,桃李杯舞蹈比赛因为广泛影响和重要作用被保留,并由比赛转变为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1] 桃李杯舞蹈比赛发起于1985年,也是桃李杯舞蹈比赛举行的首届时间,每三年举办一届。截止到2012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十届比赛。[4][5][3]桃李杯舞蹈比赛分为七个大类,包括教学剧目创作、教学奖品组合课、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芭蕾舞、当代舞和舞蹈学术论文。[6]其舞蹈形式有独舞、群舞、双人舞和三人舞四种。设有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表演奖四项奖项。[7] 2016年8月,转型后的第十一届全国“桃李杯”舞 蹈教育教学成果展示活动正式举办。桃李杯舞蹈比赛开展以来,逐渐形成了鲜明的“桃李”特色,在检验舞蹈教学成果、发现和选拔新人舞蹈演员和丰富舞蹈剧目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舞蹈事业的发展。[8]
发展历程
1985年,舞蹈领域的带头人将改革开放中的竞争机制引入到舞蹈教育中,同年,中国舞蹈协会在南京创作讨论会上开展了关于舞种分配问题的讨论,这也为桃李杯的 比赛机制和模式奠定了基础。[9]经过讨论后,桃李杯首届舞蹈比赛于1985年正式举办,由北京舞蹈学院发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