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宫遗址

陕西麟游县景点
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隋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内置禁苑、武库及宫寺。
隋仁寿宫唐九成宫是隋唐两朝先后共用的一处避暑行宫,遗址位于今陕西省麟游县城区。这一宫殿群始建于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3年),初名“仁寿宫”,后几经维修更名,以“九成宫”为名沿用至今。唐文宗开成元年(公元836年),因遭暴雨洪水,九成宫大部分宫殿被冲毁。因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则天曾多次在此避暑,这里也留下了《九成宫[]泉铭碑》《万年宫铭碑》等众多珍贵文物[1]

历史沿革

九成宫遗址位于陕西麟游县新城区,原为隋代仁寿宫,建于开皇十三年(593),由右仆射杨素监督,著名建筑学家宇文恺为检校将作大匠,承担设计和督促,开皇十五年三月建成。隋文帝六次到此避暑。唐贞观五年(631)唐太宗加以修缮和扩建,改名为九成宫。
以后,大宗曾五次到此,每次住半年左右。高宗时,改名为万年宫,后又复名九成宫。“九成”者,谓“九重”或“九层”之意,言其高大。武则天以后,九成宫逐渐荒芜,唐末毁于洪水。1978年以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多次勘探、发掘。1991年6月,发掘出一座保存完好的唐代宫殿遗址,即九成宫第37号宫殿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