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芍药科-抖音百科
芍药科(Paeoniaceae)为木兰纲(Magnoliopsida)虎耳草目(Saxifragales)下的一个科[1]。截至2023年12月,在多识植物百科中芍药科下仅含有芍药属1属,下分为木本类的牡丹亚属和草本类的芍药亚属,约33种,根据中国物种名录数据显示,该科在中国有29种[1][4][5][6]。芍药科植物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的温带地区,个别种分布可延伸至寒温带,在北美和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之间形成间断分布[3];在中国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地区,少数种类在东北、华北及长江两岸各省也有分布[7]。芍药科植物喜温暖、凉爽、湿润的气候[5][8],喜阳光,具有一定的耐寒性,宜高燥,怕湿热[9][8],忌积水[9],具有较强的适应性[8]。 芍药科植物为灌木、亚灌木或多年生草本[10][11]。根呈圆柱形或呈纺锤形块根。叶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单花顶生或数朵排成聚伞花序;苞片叶状;花瓣4~13片,呈倒卵形;花盘杯状或盘状。种子黑或深褐色。[10] 芍药科植物的用途较广泛,在园林绿化中,芍药科植物花朵艳丽,不仅在专类园、公共绿地等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在路边、林缘等还可作自然式丛植或群植,供游人观赏,绿化又美观[9][8]。同时,芍药科植物中的物种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及牡丹(Paeonia × suffruticosa)等可作为中药材入药,是中国的主要药材之一[7],据中国药学典籍记载,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寒热、经行腹痛等病症[12][13]。牡丹、紫斑牡丹(Paeonia rockii)等种子可榨油,花瓣可作为食品、饮料等的原料,此外还可以加工为牡丹保健茶、精油等[14][15][16]。紫斑牡丹根系发达,可防止水土流失;其茂密的枝叶能够吸附空气中的尘埃以达到固氮供氧的作用[15]。 人们缺乏对芍药科野生种质资源的重视,以至于部分物种种群数量越来越少,日渐枯竭[17][18]。2011年,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芍药科中的希腊芍药(Paeonia parnassica)被列为濒危(EN)等级保护植物[19]。在中国,芍药科芍药属牡丹亚属中除牡丹外,所有种均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2021版)中[20]。 芍药科植物在欧美国家有婚姻美满、早日康复、虔诚信仰等文化内涵[21]。该科中的牡丹(木本类群)与芍药(草本类群)在中国并称为“花王”“花相”,栽培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16]。牡丹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象征着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等,在唐、明、清时期牡丹均被推崇为中国国花[14][22][16][23],中国以外的国家都尊称中国的牡丹为“中国花”“天都神花”[14];而芍药在中国民俗文化中不仅象征着富贵祥和,还带有离情和思情的含义[16]。在希腊,牡丹还被称为“百草皇后”[24]。而颜色鲜红的巴尔干芍药(Paeonia peregrina Mill.)在塞尔维亚还代表着在科索沃战役中牺牲的塞尔维亚战士的鲜血[25]。此外,芍药科在世界的艺术绘画史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