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湖(Kanas Lake[1])别名:哈纳斯湖[2][3],是冰川刨蚀而成的冰碛堰塞湖[11]。位于新疆布尔津县北210千米处的阿尔泰南坡中山带,湖面海拔1374米,长24千米,平均宽1.8千米,面积45.73平方千米,最大深度188.5米,平均湖深120米[4][7],蓄水量53.8亿立方米[8]。 喀纳斯湖是经第四纪大冰期复合谷冰川创蚀而成[6],为强烈切割的高山区,断裂构造很发育[12],孕育了冰川谷、羊背石、冰川堆积和侵蚀地貌[2][13]。喀纳斯湖所在区域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侯,季节差异较大,雨旱明显[6][14]。喀纳斯湖是中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的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13种,其它稀有动物9种。[15] 喀纳斯河谷地带生活着中国唯一的图瓦人部落[16],以放牧和狩猎为主,分布在喀纳斯湖岸、白哈巴村、禾木河乡[17]。自1986年以后,喀纳斯湖进行了一系列的旅游开发和建设活动,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和规模的旅游服务设施,1986年被批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喀纳斯湖景区由高山、河流、森林、湖泊、草原等奇异的自然景观、成吉思汗西征军点将台、古代岩画等历史文化遗迹与蒙古族图瓦人独特的民俗风情于一体,有驼颈湾、变色湖、卧龙湾、观鱼台等主要景点,具有极高的旅游观光、自然保护、科学考察和历史文化价值。[18][19] 喀纳斯湖有几大奇观,一是千米枯木长堤,是因喀纳斯湖中的浮木被强劲谷风吹着逆水上漂,在湖上游堆聚而成;二是湖中巨型“水怪”,常常将在湖边饮水的马匹拖入水中,给喀纳斯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有人认为是当地特产的一种大红鱼(哲罗鲑)在作怪;三是雨过天晴时才有的奇景——喀纳斯云海佛光。
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