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

二十四节气之一
1
4
大暑(Great Heat),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2]逸周书》说:“土润[]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说:“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3]
大暑以5天为一候,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4]每年7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120度时即为大暑,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4]也是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的时节。[5]
民间在大暑时有较多习俗,比如烧伏香祈求百谷丰登,晒伏姜驱除疫病,浙江地区送“大暑船”驱除疫病,祈求风调雨顺等,在饮食方面广东仙草闽南地区凤梨等。[2]

历史沿革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天气方面比小暑更加炎热,因此称作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逸周书》说:"土润溽暑(溽暑,指潮湿而闷热)。又五日,大雨时行";又曰:"大雨不时行,国无恩泽"。大暑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气温最高、雷雨天气横行的节气。大暑节气,高温酷热、雷暴频繁,雨量充沛,是万物狂长的时节。体判蒸《通纬·孝经援神契》说:"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