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耳刺猬(Hemiechinus auritus),[7]猬科大耳猬属的一种。[1]又叫大耳猬、[2]猬鼠、刺球子、毛刺。[3]体长17~22厘米,体重280~500克,耳长3.7~5.0厘米。[2]吻部尖。耳大,耳尖钝圆,[3]前折时超过眼部。[8]从耳后直到尾基被覆坚硬的棘刺。[9]腹毛细软,呈灰白色。[2] 长耳刺猬分布范围从地中海东部地区延伸,穿过亚洲西南部,到达南部的巴基斯坦西部;以及从乌克兰东部经蒙古到达中国。[4]长耳刺猬是一种典型的荒漠和半荒漠动物,也见于农田、菜地和居民区附近。[8]夜间活动。[3]当气温在7.8~15℃时,成年个体会进入冬眠或极少活动。[12]主要食昆虫及其幼虫。[10]繁殖期发生在初春(四月中旬),持续到夏末(九月)。[6]寿命6~7年。[6]
长耳刺猬的皮刺和胆囊可入药。[3]于2016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级别无危(LC)。[4]于2023年6月30日被列 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命名与分类
长耳刺猬为猬科( Erinaceidae)大耳猬属(Hemiechinus)下的一种。[1]于1770年,由Gmelin在哈萨克斯坦首先获得标本而订名。[13]关于亚洲的划分,1951年,Ellerman等曾将大耳猬划分为16个亚种。关于中国境内的长耳刺猬,2003年,王应祥将长耳刺猬划为2个亚种,即分布于新疆及甘肃西北部的指名亚种(H. a. auritus)及分布于内蒙古、陕西北部、宁夏的阿拉善亚种(H. a. alaschenicus)。[13]据Catalogue of Life2006年版显示,长耳刺猬的亚种有五个,H. a. aegyptius,H. a. albulus,H. a. auritus,H. a. libycus,H. a. megalotis。[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