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银行(Policy Bank)是指由单一政府或多国政府设立,以贯彻单一政府或多国政府的经济政策为目标,在特定领域开展金融业务的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可能会有盈利)的专业性金融机构。[2]政策性银行有自身独特的资金来源,在经营中以国家利益为先,不参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2][3]而且政策性银行的投资行为往往带有倡导性、补充性、选 择性和专业服务性的职能。[4][5] 19世纪80年代,最早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欧洲产生。由于落后的农业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法国政府通过法律建立了一批专门为农业经营者提供优惠流动资金的金融机构。[6]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经历了较长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期,许多国家根据自身经济发展规划成立了相关政策性银行,不仅如此,国际上还出现了世界银行、国际开发协会等国际性政策性金融机构。[7][8] 政策性银行不以营利为目的,而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小微企业融资、国际贸易和投资、社会福利项目、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等领域内直接或间接地从事政策性融资活动。其通过融资国家战略项目,支持行业、企业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发展经济的的专业性金融机构作用进行宏观经济管理,以实现社会效益和国民经济整体效益。[2][9]国际政策性银行还通过融资国际项目、促进全球经济合作、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开放、包容的方向发展。[10][11]
基本概念
定义